笔趣看 > 群哗 > 第十七章-2

第十七章-2


  荀昭再行几步,就像一条小溪汇入大海,茫茫人海里再也找不到他的身影。弘毅两人坐在台阶上,慢慢反刍着短短几个小时大口大口吮吸过的精神食粮,只觉得朦胧梦幻。

  阳光已经向斜,通红的脸隔着薄薄的云纱透露着愉悦的表情,西方云群或稀或稠,或厚或薄,也正像锦鲤的肚皮一样,闪着深浅不一的红光,天安门偌大的身躯依旧肃然伫立着,广场上的群众并没有减少,从天安门广场上散发出的对全国人民的福佑又从九州四海的人民心中回到此处,飘散到空中,像看不见的馥郁的花香,让每个人的脸上洋溢起身心幸福的微笑。

  两人终于想起他们饿了一天肚皮。错过了饭点,他们反而不觉得饿了。弘毅的伯伯曾经对他说过的,六十年代镇上家家没有东西吃,大家都饿得发慌,但时间一长,大家熬过饭点,就好像肚子忘记了吃饭一样,也不再“咯咯咯”地叫着催饭了,他们那时候就想办法哄骗自己吃过了中饭,吃过了晚饭——虽然脑袋晕乎乎的,但肚子算是妥协了。弘毅决定先赶往邮苑,在邮苑附近找个落脚的地儿。

  车上,秦博不停地张望着一瞬而过的高楼大厦,夕阳落在它们漂亮的玻璃窗上反射出色彩斑斓的光线,在高楼之间来回跳跃,从那个街道拐到这个街道,在有的地方闪过最后的余晖,在有的地方则一跃而过留下长长的影子。道路两旁的冬青和绿树像叛逆期的孩子,留着一头蓬松的绿色头发,兴高采烈地望着来回穿梭的车辆,偶尔袭过一阵微风,他们便发出簌簌的笑声。在某一站停下的时候,有个中年人背着一大袋行李费了老半天劲才从门口挤进来,他的头发有些灰白,头上沾着很多丝絮,身上穿着臃肿的外套,浑身是土,他上来之后,一个小伙子拖着一个更大的行李箱上车了。中年人交了四块钱,但是他听到后面上来的小伙子只需要交二块钱,而他们要在同一站下车。中年人问售票员,为什么他多交了二块。售票员一脸嫌弃,眼睛照旧看着窗外,说道,你提着那么大那么脏的包能让你上来就不错了,多收的两块钱是行李费。中年人则不再计较。原本站在车厢中间的人纷纷往两头挤,中年人的周围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后来上车的小伙子也站得离他很远。弘毅想起前年冬天,老秦头背着一个蛇皮袋子,手里提着两个大布袋子。蛇皮袋子里面装的是领班不要的一个毛毯,民生劝老秦头扔了,他送老秦头两条新的,但老秦头说什么也不肯扔。另外两个大布袋子里面装的是他从汽车厂附近的大学里捡来的东西,老秦头嘴上愤愤地骂着学生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九成新的小台灯、小风扇就不要啦,往垃圾桶扔啦,衣服啊、鞋啊不喜欢穿了就扔啦,脸上却高兴地把这些宝贝儿往自己袋子里捡。就这样,走的时候被民生偷偷扔掉不少。弘毅手里也提着老秦头一蛇皮袋子“宝贝儿”,秦博手里拎着一个不大不小看上去还算体面的包。谁知道他们刚上公交,就差点被赶了下来,一个嗓门特别大的女售票员喊着,这群要饭的下去!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老秦头竟然开口骂了几句粗话。司机不作表态,他的手指悬在车门按钮的上面,好像女售票员一声令下要把他们赶下去,他也只好从命让三个倒霉鬼下车。女售票员听见老秦头骂自己,马上鼓动嘴里的马达,喋喋不休地叫着——那模样大概像民国时期的那些姨太,把手绢往空中一扬——哟,这些臭不要脸的农民工,要我说金门城就是被这群人搞脏的,不爱干净就算了嘛,偏偏还没有素质,说起话来恨不得问候人家的十八代祖宗,真是活该穷三代。车里的人大多都是眼睁睁地看着这场闹剧,却没人愿意说句什么,终于有个戴墨镜的中年人看着窗外,声音不大不小地说道,这要是算的话,谁的祖宗还不是个农民。女售票员听了脸有些发红,不慌不忙地嚷道,上来吧,你——她指着老秦头——得付三倍的车费。气得老秦头又想骂人,女售票员好像看出了这一点,又嚷道,哟,你那三个包的位置都能站下四个人了,我叫你出三份钱,你觉得冤枉你了吗。老秦头只得忍气吞声地投了五个硬币,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们三个一起。”弘毅仔细观察着这个中年人,他和老秦头多么相像!他想起老秦头的一句论断:这天南海北的人哪,别看有这么多那么多的差异,其实没什么不同,因为人性难以变化;我们有时间说要观察生活,观察别人,可把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和我们自身进行比照,他不就是另一个我吗,而我不就是另一个他吗。弘毅叹了一口气,等到中年人下车的时候,他招呼了后来上车的年轻人,弘毅这才恍然大悟,这两人原来是父子关系。

  弘毅偶尔看看窗外,城市的浮光掠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纷纷倒退,日光掩映下的群聚之地充斥着一种异样的气氛——那是一种与大自然迥然相异的感觉,大自然的天真纯朴在城市则变成了一种僵硬、生冷、格式化的东西,仿佛是与原始、纯粹、自然、古老相对抗的一种崭新的力量,如今这股力量在世界各地已经崛起,而人类也恨不得将这股燎原之火燃遍七洲四洋。一般来说,艺术的美感总是姗姗来迟,而人们对艺术的理解更需要时间给艺术本身镀上一层神秘之面纱,沧桑之物、古旧之物更容易夺取人类敏感的艺术体验;相比之下,当代艺术家使出浑身解数宣扬自己的作品还不如时光匆匆之妙手一挥,然大浪淘尽风流人物俱往矣。弘毅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在想对“美”是否需要划定一定的区限,从而保证真正之美(譬如大自然)可以囊括其中而表象之美(譬如城市)可以刨除在外——因为的确总有一些十分可恨的、庸俗的、鄙陋的美滥竽充数——又或者对于“美”我们需要先以之为美,再去发现美(任何之物不乏其美)?一直以来,弘毅对城市缺乏最直接的一见钟情式的美感认识,,故而他从不觉得城市是美的——尽管他也在可以刻意地寻找城市中可以发现的美。他认为有些美需要心灵,而另一些则需要理智;这就像我们有时候明明厌恶一个人,却不愿承认,竭尽全力去发现他身上可以让我们为之喜欢的地方,却徒劳无获,但反而当我们放下思想的目光去审视我们业已抛弃的美,有时竟会发现那些更深邃的、正是我们喜欢的美就藏在我们理智经过深层挖掘的外表(而不是其内部深处)。由此可见,感知或者认识总是矛盾的,甚至连矛盾也有矛盾,倘若我们继续探究下去,无论矛盾是否最终回到原点,我们都已经深陷矛盾之网了。


  (https://www.biqukk.cc/65_65551/4667659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