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十国帝王 > 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

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




        不时之后,送走这些心头大定的官员,李从荣摇着脑袋喝茶。茶杯送到嘴边,却停了下来,赵王笑容无奈,颇含一丝荒诞之色,又是一阵摇头。

        边镐施然走来,见礼后落座,为自己倒茶一碗,吹吹茶面,悠闲而品。这几日他眼中常含笑意,分明是对赵王府如今的“大势已成”很是满意。

        李从荣望着边镐怡然自得的模样,笑道:“先生似乎心情不错。先生到洛阳来也有半载,除却最开始的时候,可是甚少见到先生这般自得。”

        边镐饮茶的动作顿了顿,不过很快恢复正常,然而心中仍有些疑惑,自个儿的情绪虽有些许变化,但最多不过是些蛛丝马迹,根本就不应该被旁人察觉,以李从荣的“资质”,更不应该看得清楚才对。

        作为被徐知诰寄予厚望的金陵才子,江左边郎深知“太上反诸己”的道理,在提醒自己要多加留意平日言行举止后,他立即接过李从荣的话,“自殿下走了一遭汴州,天下官员基本都看清楚了殿下的‘决心’,当日拦截刑部官员事虽不成,但殿下那趟远行,所求本身就不在拦下太原犯人,而在向天下官员表明自身态度。如今秦王大兴牢狱,人人自危,正是殿下丰满羽翼的大好时机。”

        “也好在是殿下‘没能’拦下刑部官员,如若不然,回洛阳后还真不好向陛下交代。凡事有得必有失,殿下虽然在陛下面前挨了骂,被禁足一个月,但这些时日来,不仅是洛阳官员,许多藩镇节使与州县官员,都纷纷投到殿下麾下,这正是大势所归。”

        边镐笑了笑,“得人心至此,焉能不成事?”

        李从荣哂然,指了指屋子四周,“被先生这么一说,孤怎么觉得,孤这王府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时已入夏,蚊虫颇多,一只蚊蝇在边镐脑旁嗡嗡不停,怎么都赶不走,尝试了两回无果后边镐索性放弃,只当那蚊蝇不存在,正色对李从荣道:“殿下此言差矣。天下事有天下法,一时的方法选择,是成事的必要条件。秦王起势早,羽翼丰满,又兼威望高,殿下要与秦王相争,就不得不用非常之法。再者,某些官员虽说有些劣迹,但本身仍有可取之处,治世重德乱世重才,只要他们能做实事,殿下便不该另眼看待,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殿下应该明白。”

        李从荣认真点头,而后又叹道:“孤王争那个位子,也不是想做昏主,大唐江山说到底是自家的,谁不希望自家好?”

        边镐颔首道:“殿下心意,在下自然明白,等到日后大业功成,殿下再来整肃不法,廓清宇内,就无人能来坏殿下的事。”顿了顿,他庄重严肃道:“大唐的江山社稷,最终还是要靠殿下的。”

        李从荣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表示很受用。

        边镐琢磨半响,沉声道:“时至今日,殿下势力已成,无论是朝中官员还是地方节使,都希望殿下能汇集众人之力,做出一番事情来。”

        李从荣不言不语。

        边镐见壮,加重语气:“那些官员,之所以都投到殿下这里来,眼下来看,无非是想保全自身罢了。若是殿下得了众人拥护,却不出力,仍由那些官员在吏治整顿中身陷囹囵,只怕人心会冷。到时殿下好不容易取得的今日之势,怕是就要崩塌了。”

        李从荣看向边镐,“先生的意思是?”

        边镐正色道:“当此之时,殿下该出手了,汇聚众人之力,与秦王相争!”

        李从荣道:“抵制吏治整顿?”

        边镐道:“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李从荣沉吟不语。

        边镐道:“事到临头,殿下莫不是怕了?不敢与秦王正面交锋?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殿下要争那个位子,就没有后退的余地!”

        李从荣沉默半响,挥手叫来一名王府心腹,低声问他:“各位官员的投名状,可都送来了?”

        这名心腹名叫李重心,先前在宫门外与李从璟、李从厚分别后,为李从荣鸣不平的也是他。

        李重心俯身道:“还差一小半。”

        边镐不明所以,“何谓投名状?”

        李从荣笑了笑,并不作答,李重心替他道:“秦王势大,各位官员在吏治整顿之风下投靠殿下,颇有些迫不得已之意,必须要表明自身对殿下之忠心。否则日后一旦吏治整顿之事过了,他们重获安全,再有其他变故时,殿下要确保他们不会变卦,一直能为我所用。”

        边镐思虑片刻,即已意识到了所谓投名状到底是何物,“殿下要那些官员,向殿下交上他们贪赃枉法的罪证?”

        李从荣笑了笑,“如果不然,孤王何必大老远跑去汴州一趟,还拼了命去挨宋王一刀?孤王表示了诚意,他们也得有所表示才是。面对秦王这样的强敌,没点把柄在手里,孤王如何保证他们的忠心?”

        听了这番话,边镐不禁怔了怔。

        他不禁想到:李从荣这厮虽然“资质”差了些,但在帝王之家耳濡目染,岂能没点手段,还真不能小觑了他。

        他又想到:亏的是李从荣“资质”差些,若是他像李从璟一样睿智,哪里还有我在他面前大施手段的余地?

        他再又想到:李从荣虽然资质差些,但性子却好,这样的人,最是适合“辅佐”不过。

        边镐感到一阵庆幸。

        李从荣已是接着道:“再给他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没有交上投名状的,再不准踏进赵王府的门!”他沉吟片刻,补充道:“这几日,孤王就先声援他们一番,也好让他们看看孤王的决心。”

        李重心应诺而去。

        到洛阳来半载有余,边镐第一次“由衷”道:“殿下英明。”

        李从荣笑容略显得意,“得先生此赞,孤王三生有幸。”

        边镐表示汗颜。

        回到住处后,边镐忽然想起一件事。

        李从荣要了几乎所有官员的投名状,却为何唯独没向他提投名状的事?

        他虽然没有“罪证”,但有家人!

        想到这,边镐悚然一惊。

        李从荣该不会已经遣人去金陵接他的家人了?

        不过边镐很快就恢复正常。

        因为青衣衙门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次日,朝议时,大殿大乱。

        赵王李从荣,公开指责以秦王李从璟为首的“吏治整顿办”,在惩办贪官污吏时,行事粗鲁,急功近利,大兴诛连,有“杀良冒功”之嫌!并且上奏皇帝李嗣源,请求以大局为重,以社稷稳定为重,终止这场查办贪官污吏的行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堂上顿时乱成一团,许多官员纷纷出声,表示附议。

        而宰相以李琪、安重诲为首的官员,则群起反击,与对方展开激烈争论,最后骂成一团。

        皇帝李嗣源大怒,当堂扔了满案奏章,拂袖而去。

        当日,皇帝下令,加大惩办不法官吏之力度。

        群情沸腾。

        当日夜,赵王府差几人满为患。

        三日后,一道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急报传到洛阳。

        杨吴、马楚大战,杨吴大捷,马楚败绩。

        此战之后,楚王失都,更失半壁河山!

        李嗣源急招诸王、宰相紧急议事,通宵达旦。

        翌日,朝堂传诏,以赵王李从荣为南面招讨制置使兼行营都统,领兵三万,南下驰援楚王。

        ...


  (https://www.biqukk.cc/31_31829/117946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