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战国头号霸主 > 第二十六章 这叫出其不意

第二十六章 这叫出其不意


  黄昏时,议事堂前的僻静空地上。严缓已经带着挑选出的兵士整齐列阵。

  “支呀”一声,紧闭的两扇木门打开,太子申昂首挺胸,气宇轩昂,一步步的走出。

  所有将士的注意力都因为那声响,集中在了太子申身上。

  恰在此时,议事堂左侧的一片小树林中,群鸟冲天而起,声势浩瀚。

  黑压压的一片从众将士头顶飞掠而过,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相传,百鸟齐聚乃大吉之兆。”

  “今日百鸟竟然汇聚在了阴晋,说明我等必有吉运呀。”严缓瞪大了眼睛抬头,张开双臂欢呼着。

  “我也听过这传闻,大吉之兆。”

  “这是天意,天佑我等。”

  一瞬间,在场众将士内心的低沉都被一扫而空,跟随着严缓,兴奋的欢呼。

  一直到鸟群在空中盘旋片刻,又飞回树林里,众人激动的情绪才稍显平稳。

  太子申来回踱着步,目光始终在严缓挑选出来的将士身上徘徊。

  只有两千八百人。

  因为公子卬在阴晋驻守多年的缘故,城中精干之士不多。至少比起由庞涓常年率领的武卒来说,这些兵将大多都不是一个档次。

  再加上太子申要求这些人要会水,就更加让严缓为难。这也是为什么严缓足足用了一个下午才把人带来的原因。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

  秦军这一整日都没有进攻,恰巧让张幕派人的人有一定时间,在附近各邑临时征集到了近五千的青壮。

  这对眼下阴晋的局势来说是好,可若秦军拼命的打,五千青壮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虽说连日来太子申都会去问候每一位伤员,这使得城中将士大多视死如归,不会退缩。

  可士气还是低沉。因为大多数人都跟张幕一样,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为了让将士们在不怕死的状态下,有信心,相信他们有机会取胜,从而提升士气。所以,就有了先前百鸟齐聚的景象。

  “秦人言而无信,以结盟欺诈我王在先,后又用计陷害公子卬,举兵犯境,我无数袍泽死在秦人的刀兵之下。”

  耸立在阵风中,太子申不顾吹进口中的灰尘,不顾飞扬的满地落叶,用最大的声音,激昂的说着:“我想,诸位将士当中,应该也有兄弟、父老,因秦军进犯而伤亡者。”

  “今日,天赐良机,本太子想问问诸位,你们想不想为身边袍泽,为家中父老兄弟报仇。”

  “诸位皆为这世间最强的勇士,想不想解甲归田之时,功名在身,光宗耀祖。”

  “为了父老、为了袍泽。报仇——”阵前一侧,严缓举起剑,厉声嘶吼。

  “报仇。”

  “报仇。”

  “报仇。”

  这一刻,所有的将士拔剑,齐声呼喊。

  每一个人,都像是即将冲破牢笼的凶兽。

  ……

  一番轰轰烈烈的动员之后,太子申又宴请了这两千八百名将士。随后便将和严缓在议事堂里商议起来。

  一张地图被太子申从书架上取下,展开在几案上:“严将军,你先自己看看,能看明白否?”

  严缓将地图转了一圈,使其正对着自己,大概看了两眼,便已经明白其上的内容:“洛水两岸,阴晋城,这不是我们跟秦军局势的地图嘛。何人所做?好精致的图呢。”

  “严将军不愧是跟随庞将军征战多年,一眼看的懂,那就好说了。”

  太子申笑着伸手,指向地图上的一片区域道:“且看这里,午时,我在城墙上观察了许久,才将这副图画出。秦军虽然在洛水两岸都有营地,但无一例外,都颇为密,而眼下的风势,从西北吹下,可谓良机。”

  “半个时辰后,你安排兵士们着秦军的战甲,从图上所示渡河,然后走险境辗转……”

  ……

  子时初,公孙鞅得到确切消息,秦孝公距离大营只有三里之地。

  景监提早的出营,跟秦孝公碰面,告知军中目前的情况:“除此之外,连日来,大军损伤已有四万之数。”

  “如此多的伤亡,这可不像是攻打没有了主将的哀兵。”秦孝公脸色严肃,看上去有些不开心。

  景监却只能低着头,拱手,轻声回应着:“根据细作带回的消息,大良造准备动兵的那一夜,庞涓手下的副将严缓,曾来到阴晋。而魏国朝堂上也有传闻,说是为王着太子申主持朝政,可太子申却一连多日没有临朝,且在此之前,去了严缓的府邸。”

  “那就是说,魏国太子也可能在阴晋?”

  “的确有这种可能。若非如此,很难想象魏军在几次重创之后,却依旧能够顽抗。”

  听到这,秦孝公长长的呼出一串鼻息,紧绷的面容也似松了些。

  景监见状,赶忙顺势说道:“天有不测风云,此番用计虽然失败,却有机会捉拿魏国太子。大良造有把握今夜破城。”

  “那大良造他们,可还在攻城?”

  “听闻君上前来,他们自然是准备着恭迎君上。”景监小心的回应。

  秦孝公却一甩衣袖,道:“大战在即,又何须在阵前费这等心神。”

  “君上此言差矣!”

  “怎讲?”

  景监又是拱手,缓缓道:“若将士们都知道您来了,定然更加拼命,涨我士气。而魏军若知道您在亲自督阵,定能明白我大秦攻取阴晋的决心。眼下城中魏军本就势弱,倘若军心再有动摇,对我军有利无害呀。”

  秦孝公听了这番话,顿觉颇有道理,随即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怨言。

  ……

  “这水……可真够冷的!”

  洛水西岸,秦军营地五里外的漆黑树林中。

  上千身着秦军黑色兵甲的魏国兵士,咬紧牙,搓着自己冰凉的手。他们每个人身上的衣甲,都已湿透。

  “行了,都小点动静。等会穿过了这最后一片林子,身上……也就热乎起来了。”严缓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克制住,不去颤抖。

  “严将军,我们这样混进去,能成吗?”一个兵将也学着严缓的样子,让自己镇定下来。

  严缓四下看了看,往兵将边上走了一步,轻声问道:“如果你是主将,现在的局势,你会如何用兵?”

  “即便有了百鸟齐聚的吉兆,可属下觉得,我们顶多能守住阴晋,等到大军到来支援。”兵将想了想道。

  严缓默默的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是否能想到,连防守都是问题的情况下,我们会悄悄的过河,准备给秦军来点意外呢?”

  “这不是想到想不到的问题。”兵将蹙眉,低声,悠悠道:“是在这种局面下,根本就不敢往这些方向想。属下觉得,想想如何加强城中的防御才是重点。”

  “你这么想就对了。”

  “那我们为何还要偷渡这冰冷的河水?”兵将顿时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严缓却神秘的一笑,学着先前太子申在议事堂回答自己时的样子。

  伸手拍了拍眼前兵将的肩膀道:“年轻了不是,论用兵,你还是不够老道。你想不到,本将也想不到,秦人难道就会想的到?学着点,这叫出其不意。”

  闻言,那小将顿时傻愣在了原地。

  


  (https://www.biqukk.cc/89474_89474478/5587367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