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413.皇太极托孤(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413.皇太极托孤(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多尔衮在听到皇太极要立自己为大清的继承人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认为是皇太极在试探自己。

  “皇上春秋鼎盛、身体康健,臣弟惟愿皇上长命百岁,岂敢有此非分之想。”多尔衮诚惶诚恐,似乎受了很大的惊吓。

  “这世上能有几个长命百岁的,纵使是帝王也逃不过生老病死。朕的身体朕知道,身子骨已经大不如前了。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万一我有什么不测,大清国该怎么办。”皇太极叹息道。

  “皇上,请容臣弟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真要是有什么不忍之事发生,不是还有肃亲王吗?想必他定能统领我大清继续强盛下去。”多尔衮不得不违心的将豪格推出来。

  皇太极知道多尔衮看不上豪格,此时说的全都是假话。

  “大阿哥性格鲁莽,不是储君的合适人选。”皇太极直接将豪格否定了。

  “如果皇上不中意肃亲王,那也可以在其他阿哥中挑选合适的立为太子。”多尔衮依然谨慎小心,尽量将自己摘出来。

  “十四弟,现在局势已经如此凶险了,你认为立一个年幼的阿哥做太子合适吗?”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这个话题太敏感,多尔衮不敢接话。虽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合适,但是保不住皇太极真这么想呢?

  “阿玛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了如今的基业,要是在我们的手上丢了,我们以后又有何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阿玛?每想到身上责任重大,朕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现在金州军来势凶猛,此战结果如何无法预料,如果此时我们这帮兄弟还不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这大清国还有希望吗?”

  皇太极语带悲怆,让多尔衮也有动容。

  “皇上……”多尔衮刚想说话,被皇太极伸手打断了。

  “十四弟,都这个时候了,再计较那些个人得失又有什么意义?为了我爱新觉罗家族能够延续下去,你要勇于将这个担子挑起来。”

  “说实话朕何尝不想将这个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朕不能,也不敢啊。太子的位置看似光鲜,但是如果没有能力和手段,不但自己会丧命,还会连带着让我大清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皇上,我大清还有精兵数十万,鹿死谁手有未可知。”多尔衮不甘心的说道。

  “战肯定是要战的,想要我爱新觉罗家的基业岂是那么容易的。不过该留的退路还是要留的,至少能够让我们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万一真的事有不歹,这个重任只能交给你了,交给其他人我实在无法放心啊。”皇太极一番托孤的话语让多尔衮越发感到凄凉。

  “八哥!臣弟就是死也要保住我大清的基业,绝对不会苟且偷生!”多尔衮激动的说道。

  “糊涂!死有什么可怕的,忍辱负重,留下有用之身,重振我大清才是最重要的。”皇太极厉声呵斥道。

  “啊~~怎么会这样?”多尔衮有些失态了,低声的怒吼道。

  曾经雄霸华夏北方的大清怎么一下子就沦落到朝不保夕的地步?这让多尔衮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其实满清并没有做错什么,相反他们的实力比以前还增强了不少,只是谁让他们遇上了一个超级变态的对手呢。

  “时也,命也。我们怎么可能想到会出现鲁若麟这样的妖孽。”皇太极苦笑道。

  自从南关之战失败之后,皇太极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机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金州军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且发展模式皇太极完全看不懂,甚至有些超出他的认知。

  明朝虽然比起满清来说依然强大,但是明朝上上下下的情况皇太极研究了很久,也看得非常通透,知道明朝的劣势在哪里。所以皇太极对明朝并不惧怕,应对起来也游刃有余。

  但是面对金州军这样一个无论是体量还是实力都比明朝弱很多的对手,皇太极却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当初阿玛起兵时敌强我弱,还不是一样打出了我大清的赫赫威名,奠定了我大清的基业。现在金州军狂妄自大,居然敢兵分三路,这是在欺我大清无人吗?我们完全可以和阿玛一样,集中兵力攻其一路,将他们逐步消灭。”多尔衮对战局依然抱有幻想和信心。

  比起当初的努尔哈赤,如今的满清更加强大,没道理连努尔哈赤都不如。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金州军远不是明军可以比的。想想看,我们屡次与金州军交锋,有哪一次我们占了便宜?不过你的想法是对的,面对金州军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我们骑兵的优势,集结优势兵力,将他们逐一击破。或者只要消灭一两路敌军,金州军就会知难而退了。”

  皇太极也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他托孤多尔衮不过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仗肯定是要打的,或许到时候事情发生转机呢?

  “皇上,金州军出兵难道明廷就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扩张地盘?我们是不是应该在明廷那里也下点功夫?”多尔衮建议道。

  “都是自家兄弟,朕也跟你透个底,朕已经派人和洪承畴接触了,一旦战事不利我们就向明廷求和。没想到我大清也有向明廷求和的一天啊,实在愧对阿玛。”皇太极一脸感叹的说道。

  “皇上,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是为了大清,一时委曲求全不会损害您的威名。”多尔衮劝慰道,“洪承畴那边怎么说?”

  “洪亨九态度暧昧,并没有做什么答复,估计他也要看战事的进展情况和朝廷命令。”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形势比人强,连区区洪承畴也可以拿捏大清了,实在让人憋屈。

  “皇上,洪承畴会不会趁火打劫?”多尔衮担心道。

  “他要是有这个胆子,朕将盛京让给他又怎么样?关键是看金州军会不会答应。鲁若麟此人野心甚大,怎么可能会让关宁军捡便宜?你看他们的左路军,说是和我大清作战的,何尝不是在防备关宁军。”皇太极讥笑道。

  “皇上,既然洪亨九有贼心没贼胆,不如我们帮他们一把。”多尔衮眯着眼睛说道。

  “你是想说将大凌河一线的地盘交给关宁军吧?朕也正好有此打算,并且正在与洪亨九商议。要是洪亨九够胆,朕甚至想将辽阳也交给他。比起金州军这头猛虎,关宁军不过是头饿狼而已。”皇太极确实有魄力,取舍之道弄得很清楚。

  “洪亨九怎么回复的?这些唾手可得的功劳他就不动心?”多尔衮好奇的问道。

  “想要白得这些功劳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朕要洪亨九用武器和粮食来换,洪亨九正在犹豫。”皇太极无奈的说道。

  “估计他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如果局势对我们不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同样占取那些地盘。不逼他一下,他就不会知道我大清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多尔衮恨恨的说道。

  “你有什么好办法?”皇太极问道。

  “先礼后兵,金州军做大对关宁军同样是威胁,既然有共同的敌人,就有合作的基础。如果洪亨九还是顽冥不化,那就别怪我们鱼死网破了。这些年关宁军和我们私底下往来可不少,将那些证据抛给京师中的那些言官御史们,我看洪亨九会有什么好下场。”

  多尔衮的这招对于洪承畴来说还是有些杀伤力的,虽然边军都在私底下与蒙古人和鞑子交易,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是没有证据大家一般不会乱说。如果满清亲自提供证据,那些为了求名,或者对洪承畴不满的官员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对洪承畴肯定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那就这么办,此事朕亲自来安排。今天招你来是想告诉你,朕决定前往辽阳御敌,盛京这边就交给你了。”皇太极的话让多尔衮大吃一惊。

  “皇上,不可。你是大清的擎天之柱,怎可轻易离京?还请皇上坐镇后方,前方战事交给臣弟们即可。”多尔衮连忙阻止。

  “此事无需再议,朕意已决。若是前方战事不利,自有朕来为大清殉国。你立马向明廷请降,自请去帝号。并带着两白旗精锐和我爱新觉罗家族的后裔速速西去,去蒙古也好,去西域也好,离金州军越远越好。”皇太极态度坚决的说道。

  “四哥,何至于此啊,何至于此啊。我大清还有带甲之士数十万,爱新觉罗家族的每个男人都不怕死,大不了和他们鱼死网破!”多尔衮悲怆的哀嚎道。

  “这不过是最坏的打算,如果前方战事顺利自然无需如此。十四弟,你是我们爱新觉罗家族最后的希望,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意气用事。”皇太极安慰道。

  这么多年了,皇太极还是头一次对多尔衮如此推心置腹,可惜多尔衮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臣弟明白了,还请皇上万万保重身体,当退则退,留下有用之身来日再战。”多尔衮也是心智坚定的人,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其实责任非常重大,不再抗拒皇太极的安排。

  “十四弟放心,朕也是征战疆场数十年的老将了,不会轻易认输的。”皇太极终于恢复了一些帝王应有的霸气。

  皇太极之所以如此悲观,是因为前线传回来的消息实在太糟糕了。

  虽然满清基本已经放弃了在辽南的地盘,将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抽调回来了,但是依然在几个大的城池里留有一些兵力。清军准备依靠这些城池层层阻击,延缓金州军的进攻速度,将战事拖到冬天,那样满清还能有喘息之机。

  只是金州军的战斗力提升得太快了,特别是新式火枪和大量火炮的应用,直接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新式火枪发射速度更快、精准度更高、射程也更远,已经无需排成密集阵型增加命中率了,使得清军在与金州军对战中很少能有还手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轻型火炮的使用使得金州军的火炮数量猛增,攻坚能力大大提高。加上绝对的兵力优势,沿途的清军城池很少有能够坚持两天不陷落的。

  金州军从南关出发不过半个月时间,现在已经越过复州向盖州挺进了。对于数十万的大军来说,这样的速度攻击速度已经和行军没有什么区别了。

  左路的金州军已经在辽河口登陆了,但是并没有急着向外扩张,而是在海边修建起了营寨固守。他们在等待中路大军的到来,到时候一起发起进攻。

  金州军的右路军是最轻松的,除了少数地方,沿途的城堡清军早已放弃,一路就像游行一般向镇江堡前进。只是他们的攻击线路最长,所以任务同样不轻松。

  其实清军的唯一优势在骑兵部队,如果能够以小分队进行游击作战或许能够给金州军制造一些麻烦。只是清军有自己的骄傲,也没有游击作战的概念,依然死守着大兵团作战的思想,所以清军现在的主力几乎都集中在辽阳一带,准备与金州军决战。

  皇太极原本准备各个击破,只是他没有想到最突前的左路军居然如此谨慎,一点都没有冒进的想法,使得他集中兵力先行歼灭左路军的想法成为了泡影。

  看着金州军在辽河口建立的坚固营寨,以及河道上游弋着的金州军战舰,皇太极彻底断绝了强攻的想法。

  说到守城,金州军自认第二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这点南关之战时清军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何况只要金州军的战舰还在,这些守军的后勤就永远不会断绝,胜算实在太渺茫了。

  即使孤注一掷攻下金州军左路军的营寨,损失太大的话于战局也没有分毫的益处,毕竟这边只是偏师,真正的主力还在后头呢。

  权衡利弊之后,皇太极只能不甘的退兵海州,重新寻找战机。

  


  (https://www.biqukk.cc/74_74561/5847736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