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明末之再造天朝 > 328.开发区(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328.开发区(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谭明仲与宋同知的会晤牵动了上海众多豪势之家的心,这决定了他们要放多少血,由不得他们不关注。

  宋同知是第一次见到金州军系统内的官员,对谭明仲很是好奇。

  谭明仲只有二十多岁,看起来非常年轻。身上也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干净利落的便装,只是在胸口绣有一个漂亮的徽牌,上面有代表谭明仲等级的一支黑色毛笔。

  “金州军谭明仲见过同知大人。”谭明仲见到宋同知后规规矩矩的给他行了一礼,毕竟宋同知的官阶比谭明仲高得多。

  “免礼。早就听闻谭大人威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宋同知没有拿朝廷官场的那一套来与谭明仲交流,毕竟金州军在朝廷体系里是非常特别的存在。

  “让宋大人见笑了,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下官也不会向巡抚衙门求援,让宋大人为难了。”谭明仲不好意思的说道。

  宋同知笑了笑,并没有接这个话。如果谭明仲不是想要坑那些上海大族,只要他在一开始就拿出金州军的招牌,相信上海上下没有人敢打他的注意。

  怪只能怪那些上海大族嚣张惯了,以为自己在上海无所不能,结果遇到更加嚣张的金州军时就完全成了蝼蚁。

  谭明仲虽然有钓鱼的嫌疑,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上海的那些大族们自己的贪婪害了他们。

  “金州军来上海是要做生意的,与上海的本地人最好能够和睦相处,这样生意才能做得长久。”宋同知试探道。

  “宋大人说的是,这做生意就是讲究个和气生财,金州军毕竟新来,还是需要上海当地的贤达们支持的。”谭明仲的态度非常好,让宋同知跟满意。

  有谭明仲的这个态度为前提,后面的事情就好说了,无非是赔偿的多少问题而已。

  “谭大人能够这样想很好,虽然你们双方有些误会,但是说开了也不过是一些小事情,无伤大雅,还是要向前看嘛。”宋同知有意将此事淡化,尽量减少赔偿的损失,毕竟他还是维护那些上海大族的,他们才是朝廷的自己人。

  听了到宋同知有意和稀泥,谭明仲马上哭丧着脸叫苦道:“大人,这可不是小事情啊。因为他们,下官的任务眼看就不能按期完成了,为此已经几次受到上官的训斥。而且内廷的公公们马上就要到上海了,商馆都还没有修好,这可是要误大事的。”

  听到事关内廷,宋同知陡然一惊:“此事怎么会扯上内廷了?”

  “大人您有所不知,这上海商馆的第一笔买卖就是帮内廷卖东西贴补国用,这是我们伯爷早就答应了内廷王公公的事情,要是事情没有办好,我们倒没什么,内廷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但是这上海和松江可就脱不了干系了。”谭明仲危言耸听的说道。

  “竟然有这等事?内廷怎么能向外卖东西,那可是皇家贡品,皇上和朝廷怎么会允许?”事涉内廷宋同知不得不小心一些。

  谭明仲马上详细解释了内廷外售商品与内供品的区别,让宋同知恍然大悟。

  还是同样的东西,不过是换了个标签而已。内廷居然能想出这样的赚钱法子,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啊。他们不是一向以巧取豪夺为能的吗?啥时候也开始做生意了,而且貌似很有赚头。

  那可是皇家内廷出品,不说质量和制作的精美程度,仅仅是带一个皇家的标志,用起来那也是B格满满啊。虽然还没有看到东西,但是此刻宋同知都有些动心了,想来江南那些不差钱的富户们更是如此了。

  涉及到皇室和内廷,那事情就不能马虎处理了,否则要是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前途堪忧啊。

  “谭大人,内廷的人什么时候到?”宋同知问道。

  “最多还有一个多月吧,也有可能会提前到。”谭明仲也不是很确定。

  “那好,为了保证内廷此次的交易顺利进行,我松江上下必定全力以赴,将商馆和码头建好,谭大人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事情一旦上升到政治层面,宋同知的立场就发生了重大转变。

  “商馆的建设必须马上复工,并且还要添加人手。因为此次的交易将在那里进行,以后也是金州军的一处重要贸易场所。”谭明仲也不含糊,马上提出了要求。

  “这个好办,我马上给他们下令,上海县的所有工匠都到商馆去上工。”宋同知相信面对即将到来的内廷,那些上海大族们绝对会乖乖的听话。

  “商馆和码头的面积还是太小,不符合今后发展的需求,金州军需要商馆和码头周边的土地做开发。”谭明仲只提了土地的事情,对钱的事情却只字未提。

  宋同知心里有数,知道这些土地是谭明仲要求的赔偿,便默默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谈完了那些上海大族们的事情,两人的话题开始转向即将在上海开设的金州军贸易场所,其实这才是宋同知来见谭明仲的真正理由,毕竟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金钱往来。

  松江府作为大明南方有数的富裕地区,商业、手工业、农业都很发达,特别是纺织业更是在大明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松江布更是享誉海内外。

  大量的商品产出就需要市场来进行消化,否则生产的再多、产品再好也没有用。大明内部的市场受各种影响,并不能很好的消化掉松江的产品,向海外销售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但是海禁政策的存在,严重的阻碍了这些商品的对外销售,只有那些豪门望族可以通过走私对外销售商品,渠道和利润自然都掌控在他们手里。

  正是因为垄断了对外销售的渠道,所以大明真正反对开海的就是这帮江南大族,他们想一直掌控这个对外渠道。

  直到金州军崛起,将整个北华夏海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江南大族们再想对外销售商品就只能通过金州军,或者南边的郑家了。

  但是郑家的开价一般很低,而且他们的主要采购方向在福建、广东一带,非常默契的没有插手南直隶一带。

  在这种情况下,江南的货物只能卖给金州军,或者到济州岛卖给那些海外商人。

  好在金州军并没有依仗自己的独占权力而肆意压低江南商人的利润空间,反而为江南的商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金州军的贸易政策是非常开放的,只要遵守金州军的规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以往那些被豪门大族掌控的渠道,现在一些稍有实力的商人们也都可以参与进来了,大大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从这点上来看,其实金州军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朝廷的海禁政策,至少在金州军的强压下,南方的商船到济州岛已经不会受到江南水师的围追堵截了。

  朝廷的水师也就能欺负一下那些中小商船,真正的战斗力其实堪忧。在金州军私底下照会,并给予一定的好处之后,这些水师基本上已经不怎么对出海的船只进行拦截了。

  曾经有一个卫所的水师不听金州军的劝告,频频拦截前往济州岛的商船,结果就是没多久这个卫所受到了“海盗”袭击,所有船只都被击沉。所幸的是海盗没有上岸,人员损失不大。

  这个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人敢不理会金州军的警告了。金州军与大明的海上往来这才开始繁荣起来。

  失去拦截走私船只的利益后,那些大明水师并没有因此而没落,反而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了。只因为他们在金州军的指导下转变思路,开始发展物流运输,迅速的赚到了大量的钱财。

  这些水师有其他势力所没有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他们有大量的船只。在朝廷监管形同虚设的情况下,将这些船只用作给商人们运输货物,生意简直不要太好,而且很多时候是一船难求。

  原本对于更新船只无动于衷的大明水师们,最近那是动力十足,频频向朝廷申请更新、增添船只,只为能够更好的赚钱。

  可惜朝廷现在穷得叮当响,自然没有钱财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大概也知道这个情况,咬着牙自己掏腰包对船只进行修整,或者建造新的船只投入到物流这个大有钱途的行业中来。

  当然,他们自己掏钱买的船只肯定不会记在水师名下,都是单独造册的。不过上面的水手都是卫所的人,这一点这些水师是有天然优势的。

  随着各地与金州军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对船只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也造成了水手的短缺。特别是有经验的水手,那更是千金难求。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卫所水师的优势了,至少他们那里的水手还算充足。

  卫所的军官吃大头,手底下的水手们也能捞一点汤喝,日子比起从前来说实在是强太多了。

  鲁若麟就是卫所的水手出身,自然知道这些底层的水手有多辛苦。很多时候他都想直接出手招揽这些水手们,只是为了不破坏整体的局面,暂时将这些心思压了下来,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让他们脱离卫所军官们的压榨。

  中大型的商人们可以通过出海到济州岛去贸易,但是那些实力比较小的商人们没有出海的船只和门路,依然无法直接与金州军进行贸易。这些小商人们做生意的利润非常微薄,大头都被那些有实力的中大型商人赚走了。

  任何行业都是金字塔型的,数量最多的肯定都是实力弱小的那一批人,只有这批底层的人活跃起来,整个行业才能呈现蓬勃的发展。而金州军在上海设置贸易场所就为这些小商人们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至少他们不用出海也可以和金州军进行交易了。

  而且金州军不仅会从上海买东西,还会将济州岛和辽南的货物运到上海来卖,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会有多大的利润,上海眼见着就会成为一座金山。松江知府衙门作为上海县的直接上级衙门,当然不会放过来此分一杯羹的机会。

  “上海贸易所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小商人,或者不想费力去济州岛交易的商人,价格上自然与济州岛那边有些差异,还是要为那些大商人们留一些利润空间的。而且,海外商人不能进入上海县,只能到济州岛交易。”

  “金州军在上海县这里只涉及货物交易,暂时不会开设工坊生产物品,后续是否会开设依据情况来定吧。”

  “为保证商路的畅通,金州军会向苏松巡抚提出申请,对长江和附属的江河水道,以及太湖来一次清理,剿灭上面的水匪,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金州军准备在上海县建设新的码头,并在附近划定一片区域,暂时命名为开发区。开发区允许江南的商人们在那里开设工坊,由金州军负责他们的安全,保证他们的经营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说到最后,谭明仲丢出了一个炸弹,让宋同知警觉起来。

  “这个开发区你们准备建多大?”宋同知问道。

  “初步预备方圆十里左右吧,当然,这个还需要松江府和巡抚衙门行个方便。”谭明仲张口就是十里地,似乎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你们会在开发区建城墙吗?”宋同知又问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

  如果金州军在开发区建城墙的话,别说松江府了,巡抚衙门都不敢答应。因为这是赤裸裸的割地自立,没有人有胆子同意。

  “不会,最多只会建一些防贼的院墙。”谭明仲摇摇头。

  开发区这个设想早就在鲁若麟心里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在大明实施,现在借着成立上海贸易所的机会,鲁若麟想试下能不能偷鸡一把。

  不建城墙的话那就好办多了,宋同知的脸色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实在是朝廷对金州军防范得紧,轻易不会让金州军踏上大明本土的。上海贸易所还是鲁若麟花费好多代价才争取来的,而且还被朝廷设置了很多的限制条件,比如不能大规模驻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

  “十里的话面积还是太大了一些,这不知道要毁坏多少良田啊。”宋同知心里还是有些不太乐意,毕竟干系重大,要是以后出了差池,帐还是会算到他们头上的。

  “我们要的都是滩涂和荒地,只要松江府同意,金州军愿意用良田的价格购买。”谭明仲又放了一个大雷将宋同知震得不轻。

  


  (https://www.biqukk.cc/74_74561/5749484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