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西夏风云 > 第007章 抗击后唐军

第007章 抗击后唐军


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三月,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牙城之南,登坛称帝,为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后梁。

        李仁福得到李存勖灭后梁称帝的信息,想到曾与后晋军对抗,心中恐惧,担心李存勖报复。他坐卧不安,冥思苦索对策。

        他从拓跋部族发展壮大的历程,看到了中原王朝的正统地位,没有中原王朝的有力支持,哪有今天的四州之地与平夏部的繁荣兴盛。依附中原王朝,是他坚定不移的治国方针。但不知道后唐庄宗对他抱何态度。思来想去,他决定归顺,此乃万全之策:后唐如接受归顺所请,则烟消云散;后唐若拒归顺所请,则积极备战,抵御后唐的进攻。

        于是,李仁福派遣宥州刺史、堂兄李仁裕奉表入贺,向后唐朝廷上表称臣,请求归顺后唐。

        后唐庄宗为巩固王朝,有利于统治,采取笼络平夏党项的策略,不记前仇,接受归顺。封李仁福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至此,李氏党项首领正式拥有王爵。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四月,发生兵变,庄宗中箭,驾崩,年四十三。其子李亶继位,为明宗。改元天成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三月,李仁福离世,其子李彝超继位。李彝超是李仁福的次子,历任夏州左都押牙、防遏使。他假托父亲李仁福向后唐朝廷上表:

        臣疾已甚,已委子彝超权知军州事,乞降真命。

        后唐明宗接到上表大怒:“这个李彝超竟敢诳君,你以为朕是聋子是瞎子!”

        他转念一想,机会来了,这正是消藩的良机。当年父皇打夏州没打下来,这个夏州像个钉子刺在西北战略要地,其东北有强大的辽国,要是他和辽国勾结,我朝就危险了,不能让他呆在夏州。

        于是,后唐明宗决定将李彝超调往延州,以延州节度使安从进为夏州留后,又命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宫苑使安从益,护送安从进赴任。

        于是,降诏谕云:

        近据西北藩镇奏,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威惠俱行,忠孝兼著,

        凋殒何速,朕深感悲痛。不朽之功,既存一社稷;有后之庆,宜及于子

        孙。但以彼藩地处穷边,每资经略,厥子年才弱冠,未历艰难,或亏驾

        驭之方,定启奸邪之便。其李彝超已除延州节度观察留后,便勒赴任。

        朕日理万机,唯弘扬德政,内安华夏,外抚戎夷,先施之以恩,后

        必示之以信。如抗旨不遵,才兴讨伐。彼或要覆族之殃,则王都、李宾

        足为鉴戒;彼或要全身之福,则允韬、从严可作规绳。

        朕设两途,尔宜自择。或虑将校之内,亲要之间,幸彼幼冲,恣其

        荧惑,遂成骚动,致累生灵。今特差邠州节度药彦稠部领马步兵士五万

        人,送安从进赴任。从命者秋毫无犯,违命者全族必诛。先令后行,有

        犯无赦!

        李彝超接到圣旨一看就明白了,在心中道:皇上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啊。开始说的挺好听,给我一甜枣吃,说我父亲去世很悲痛,看我年轻,怕出什么事,给我换一个好地方。然后就给我一个大棒子,你要不知道好歹,就打我就灭我全族。

        他嘿嘿一笑,对部下道:“我党项族是在平夏发展起来的,我要是离开了祖先世代经营的封地,就是虎落平阳,蛟龙失水,我就完了,党项族也完了,我绝对不能从命。”

        部下纷纷道:“朔方王,千万不能走哇。”

        于是,李彝超上表朝廷:

        臣奉诏授延州留后,已迎受恩命。缘三军与百姓拥隔微臣,未遂

        赴镇,望陛下明鉴。

        后唐明宗一看,微微而笑:“李彝超这小子竟然和朕耍心眼儿,借三军和百姓来推托。你能推得了吗,将你调离夏州是必须的。你不主动走,朕就让人牵着你走。”

        于是,后唐明宗就派遣阁门使苏继彦捧着诏书来到夏州,督促李彝超赶快去延州上任。李彝超仍然拒绝赴任。苏继彦呆了数日,威逼利诱,好话赖话说尽,李彝超就是不去延州上任。苏继彦无奈,只得捧着圣旨回朝复命。

        后唐明宗听到苏继彦的禀报,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李彝超胆敢违抗圣命不奉诏,和朝廷对着干,恼怒道:“李彝超,反啦你,朕绝不能姑息,立即起兵进剿李彝超。”

        是年五月,邠州节度使药彦稠和新任夏州知州安从进,向夏州进兵。李彝超派遣阿罗王驻守青岭门,召集党项诸部及蕃兵抵抗。药彦稠率军进至芦关,李彝超派遣党项军抄掠其粮运和辎重,后唐军在芦关分兵,药彦稠退守金明寨。

        一日夜晚,黑夜沉沉,星光寥落。夏州城上突然燃起一堆火,火光映红夜空。远处响起杀声,数千党项骑兵向芦关进攻。安从进遣先锋使宋温率军反击,两军激战,后唐军伤亡惨重,党项骑兵砍杀一阵撤退。安从进下令追击,后唐军来到夏州城下。李彝超率军据城防守。

        药彦稠向城头上观望,寻见火光照耀着的李彝超,大声道:“大军到此,非为攻城,诚为公移守延州。”

        李彝超回道:“在下以禀明圣上,非是在下不去赴任,实在是三军和百姓不让在下走。”

        只听到城头上呐喊:“朔方王不能走——    朔方王不能走——    朔方王不能走——”

        气得药彦稠咬牙切齿,无计可施。面对压城的大军,李彝超断然拒绝赴任。后唐军遂驻军城下,派兵攻城。

        夏州城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天王赫连勃勃于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征调十万民工,用河底的白沙混上石灰和水,蒸土夯筑而成,十分坚固,刀枪不入。赫连勃勃以此城为大夏都城,自以为将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因取城名为

        “统万城”。南北朝时期,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为太武帝拓跋焘攻取,在此置统万镇。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以后至唐,为夏州治所。后来,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州为其治所。

        从五月到七月,后唐大军攻打了将近百天,也没有攻破夏州城。

        药彦稠愁眉不展,安从进望城进不去。二人商讨攻城对策,云梯不好使,强攻无效,改用挖地道战术。士兵们夜以继日地挖地道,等地道挖到城下位置,铲凿却挖不进去。夏州城不仅城墙坚如磐石,深入地下的城基,也是坚如磐石。

        李彝超针对后唐大军远道而来,制订出正确的战术,城里采取坚固防守战术,城外采取游击战术。他预先派出万余骑兵,分队四处出击,袭击后唐军营寨,骚扰粮道,截断水源。后唐大军吃不上,喝不上,睡不上。夏州城没打下来,将士连死带伤,已经人困马乏,师老兵疲。药彦稠和安从进望着夏州城,无计可施。

        李彝超领着兄弟们登上城头,对安从进和药彦稠道:“二位大人,夏州是贫瘠小镇,没有珍宝蓄积给朝廷贡赋。孤弱小城,不劳王师攻取,浪费国家粮饷。大人,你就是打下来,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在下烦请二位大人回到朝廷,向圣上禀报,只因祖上守此疆土,微臣何忍离开,不能去延州赴任。请朝廷恩准在下留在夏州做藩镇,为国家镇守疆土,若让我出兵征伐,愿开众人之先。”

        臭小子真会说。安从进在心中骂李彝超,暗暗思忖:我在延州呆得好好的,皇上非让我和李彝超对调,你不愿意走,我还不愿意来呢。可皇命难违,我是不得不来。

        安从进对药彦稠道:“大军缺粮无水,将士疲惫,无以为战,如何是好?”

        药彦稠愁眉苦脸地道:“我军远道而来,粮草不给,师老兵疲,乃是兵之大忌。夏州城之坚,不妄虚传。为今之计,退兵为上。”

        安从进附和道:“将军所言极是,在下也以为退兵是上策。”

        二人商议稳妥,赶紧给朝廷上奏章,陈述战情,请求撤军。又奏明李彝超愿为藩镇,为朝廷镇守疆土之意。

        后唐明宗得到奏章,心中震动,五万大军竟然没有攻下夏州。夏州远离中原,道路艰难,从陕西运粮草到夏州,一斗米一束草,其费数千文,人不堪命。又为藩部杀掠,死者甚众。明宗无奈,只得下诏,班师回朝。

        药彦稠和安从进接到圣旨喜出望外,立即领着残兵败将撤退。

        李彝超站在城头,看见唐军撤兵,心中大喜,机会来了。转身对众将士道:“得让朝廷知道我党项的厉害,让明宗不敢小觑我平夏。”

        于是,李彝超率军出城,追杀唐军,大获全胜。药彦稠和安从进无力抵抗,后唐军丢盔卸甲,死伤惨重,落荒而逃。

        打败后唐大军之后,李彝超立即遣使入朝,上表请罪:

        微臣罪该万死,无意与官军对阵,死罪死罪。微臣伏乞陛下降罪,

        甘愿惩处。

        后唐明宗见表,十分恼怒,又气得哭笑不得,心中暗思:大军征讨都没打过你,朕还如何惩处呀。既然你认错了,朕也就不和你计较了,愿意呆在夏州就呆着吧。你不是请求册封吗,朕就册封你。

        于是下诏,授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加检校司徒。

        李彝超和后唐朝廷修好如初,朝贡不断。

        ……………………………………………………………………………………

        西夏风云艺术地再现了一段铁血纵横的历史,是一部接近正史的精彩作品。拜请新老朋友收藏,投上宝贵的票票。香庐墨客在这里拜谢啦!


  (https://www.biqukk.cc/54_54726/212129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