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捡漏成为皇后 > 第24章 对皇帝下手

第24章 对皇帝下手


早朝时,皇上正在与满朝文武商量国事,突然一阵晕眩,从椅子上跌了下去。

        众人顿时慌了神,林里赶忙上前扶住皇上:“快叫太医。”

        太子看着这一切,内心翻腾,因为皇帝的症状与恒亲王的一模一样,可自己并未动手啊!

        难道是太子妃?

        不可能。

        太子妃一直待在东宫,根本没有进宫的机会。再说,皇帝刚刚知道他们用这样的办法对付恒亲王,他们怎么会傻到用同样的方式对付皇帝呢?

        皇帝已经明确表示过,未来的皇位非他莫属,他只需要等待就可以了。

        他可以等。

        太子看着忙乱的众人,心里一惊,依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恒亲王之外,还有另外一股势力对他有威胁。

        是谁?

        太子实在想不出来。

        在这忙乱之中,黎亲王站出来安抚众臣,并着人送各位大臣出宫。等太子回过神来,大殿之中就只剩他了。

        他赶快走进偏殿,偏殿内,太医们正在手忙脚乱地为皇帝诊治。

        黎亲王抽出身来,走到他面前:“钧儿,你来一下。”

        “是不是你干的?”刚走出偏殿,黎亲王就开口,他的声音有一种容不得太子反驳的威严。

        太子听着他不善的语气,立刻跪倒在地:“不是我,我绝对没动手。”

        “钧儿啊,你也太心急了些。你应该知道,你做的那些恶事,够废你十回的了,可你父皇一直在忍耐,因为他想让你继承大统,你只需要等待就好,为什么非要做这种被天下唾骂的事呢?”黎亲王恨铁不成钢。

        无论太子怎样否认,他都已经认定,这就是太子干的。

        太子着急道:“请叔公救救我,真的不是我,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黎亲王看他一脸可怜巴巴的样子,心里无奈:“罢了,等皇上醒来,本王自会为你说情,你先回去吧,你府上,不还有一位病人吗?”

        “那父皇”

        “昨晚的事,除了我们,没有任何人知道,因此,也不会有人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你尽可放心。有本王看着,不会出什么岔子。”

        “是,那,我先回去了。”

        太子刚走,淑妃就过来了,看起来很焦急的样子。

        她想进入偏殿看看皇帝,却被黎亲王拦在了外面。

        “淑妃娘娘请留步,早朝重地,后宫女子是不允许入内的。”黎亲王还恭恭敬敬地行着礼。

        淑妃也回礼道:“黎亲王辛苦了,本宫听说皇上突发疾病,特前来照看,还请黎亲王通融。”

        “娘娘这话说得不对,若论照看皇上,也应该由贵妃始,娘娘作为东海公主,身居妃位已经不合规矩了,若要再为娘娘打破祖训,岂非让天下人耻笑皇帝过于偏爱了。”

        淑妃知道黎亲王这是故意刺激她,也不恼,反而笑着说:“本宫情急之下,竟忘了规矩,多谢黎亲王提醒,那本宫马上去请慧贵妃姐姐,皇后之下,的确以慧贵妃姐姐最为年长。”

        “不是一直是贤贵妃侍奉的吗?”

        “贤贵妃姐姐前几日病倒了,别说伺候皇上了,就连自己都下不了床呢。慧贵妃姐姐乃是黎亲王妃小妹,本宫想,慧贵妃姐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是要为皇家服务的,伺候皇上,可不就得亲力亲为吗?”

        “你”

        “哟!”淑妃打断他,“皇帝的病情可耽误不得,本宫告辞。”

        她们走远之后,端阳才开口:“娘娘,王爷已经醒了。”

        淑妃停住了脚步,端阳才接着说:“王爷刚醒,就来请安了。”

        淑妃安排道:“你想办法,让林公公去请慧贵妃,我要先回储秀宫。”

        “娘娘放心,林公公已经去了。”

        淑妃稍微有些惊讶,随即又欣慰道:“难为你了。”

        “这样的事娘娘无论怎样开口都不占理,只有林公公去请,别人才没有闲话。”

        淑妃刚回储秀宫,看见九歌和王爷两人站在殿中搭话。

        “王爷无事便好,淑妃娘娘很是挂心。”

        “正因为不想让母亲担忧,所以我刚醒过来便来请安了,也连累林姑娘担忧了。”

        “王爷不必客气,东宫之事,九歌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只怕王爷以后要更加小心了。”

        “林姑娘放心,太子再怎么心急,也不会让我横尸东宫的。”王爷半开玩笑半认真到。

        九歌有些着急:“我的意思是,除了太子之外,只怕还有许多人盯着王爷,王爷得万分小心才是。”

        王爷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无碍,若真有人害我,我相信林姑娘的一双妙手,定能捞回我的性命。”

        淑妃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跟端阳相视一笑,看来,她的孩子与安阳王女儿的以后,也不用她挂心了。

        想到此,她继续往里走:“你们两个,聊什么呢?也说给母亲听听。”

        恒亲王看见母亲走进来,笑着行礼:“儿臣给母亲请安,这两日让母亲担忧了。”

        “好了,快起来吧。你刚醒,不回府里养着,乱跑什么?”淑妃嗔怪道。

        “怕母亲担忧,特来让母亲看看,儿臣已无大碍。”

        九歌知道东宫之事,王爷与娘娘有话要说,便开口道:“娘娘,想必娘娘与王爷还有要事商量,九歌先行告退了。”

        “不必了。”淑妃和王爷齐齐说道。

        淑妃看了一眼孩子,发现他说完之后略微有些尴尬,于是解围道:“九歌,你就留在这里吧,这样商量也方便。”

        九歌内心翻涌,一股自己一直向前攀爬终于看见曙光的情绪仿佛要冲破她的心房喷涌而出,但她极力克制自己:“多谢娘娘,多谢王爷。”

        淑妃刻意忽略掉她的情绪,转身对王爷说:“好了,昭儿,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是,母亲,我进宫时,听说父皇也中了百骨疏,是真的吗?”

        “对,皇帝今儿个早朝,突然发病,把大伙吓坏了。”

        “那母亲”

        “我本想去看看,可黎亲王阻拦,说什么伺候皇帝要从贵妃开始,因而打探不到什么。”

        恒亲王忿忿不平:“这个黎亲王,事事都以不合祖宗规矩来压母亲,实在可恶。”

        “他是可恶,可现在他还有用。”

        “母亲,父皇的症状与儿臣的一样,是太子干的吗?”

        “你说呢?”

        “若是为了皇位,太子这样做还说得过去。可是,他既然已经对我下手,何必还要多此一举,陷害父皇。再者,虽然父皇封锁了消息,可东宫之事,父皇一清二楚,他用同样的手法,岂不是太过明目张胆?”

        淑妃笑道:“九歌,你来说说。”

        “是,娘娘。”

        “太子既然已经等不及了,就算再给他添把火又能怎样呢?再者,一个能在东宫对亲王下手的人,为了皇位,继续对皇帝下手,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行为吧?”

        恒亲王略加思索,开口:“那这把火,是别人给他加的吧。”

        淑妃笑着没有说话。

        九歌补充道:“火到底是谁加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上认为这把火是谁加的,那就是谁加的!”

        恒亲王也分析着:“我醒来时,太子说我突发疾病,晕在他的府上。看来,他并不想与我在明面上撕破脸。”

        淑妃冷笑:“皇帝还说你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呢!你说得对,在确保万无一失之前,你们还是不要撕破的好,我想,这也是皇上想看到的。”

        说完,她看向王爷。恒亲王回答:“儿臣明白,母亲放心。”

        九歌继续补充道:“虽然如此,可是火已经烧起来了,那就千万别让它灭了。”

        恒亲王笑道:“放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老天爷不会给我们第二次。”

        正说着,有人进来通报:“娘娘,皇上已经醒了。”

        淑妃略带嘲讽道:“太医们对皇帝还真是尽心尽力啊。”

        待通报的太监出去后,恒亲王才问道:“皇上已经醒了,不知道林姑娘准备的柴火够不够充分?”

        九歌笑道:“王爷放心,这最大的一根柴火,马上就要燃起来了。”

        淑妃安排到:“昭儿,皇上已经醒了,你该去请安才是。”

        恒亲王站起来:“儿臣这就去。”

        皇帝早已被挪回寝殿,林里正在一旁听皇帝说话。

        “林里,你对今日之事怎么看?”

        “皇上,太医们尽心尽力,又得上天保佑天子,所以皇上并无大碍。”

        “你知道朕问的不是这个。”

        “这,哦,皇上,奴才想起来了,皇上刚发病时,淑妃娘娘本想过来侍奉,可黎亲王说,侍奉皇上应该从贵妃开始,把淑妃娘娘打发走了。”

        “你是说黎亲王?”

        “是呀,自您发病,黎亲王忙前忙后,又是安抚众臣,又是宽慰太子,忙得很呐!”

        “哼!他倒是勤勉!”

        “是呀,淑妃娘娘担心您无人侍奉,亲自去请慧贵妃娘娘,可却没有请来。娘娘没办法,只能让奴才去请。”

        “慧贵妃,好大的架子呀!她人呢?”

        “哟,皇上您忘了,慧贵妃娘娘可是黎亲王妃的小妹,自小养尊处优,目中无人惯了,哪能心甘情愿伺候人呢?”

        皇帝看了他一眼,林里立刻闭嘴:“奴才失言,请皇上责罚。”

        皇帝收回目光:“你说的是实话。”

        “皇上,恒亲王前来请安。”正说着,外面传来太监的通报声。

        “让他进来吧。”

        “儿臣给”

        “免了,昭儿,你不是还病着,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回父皇,儿臣怕母亲忧心,因此醒来便来请安,听说父皇身体抱恙,特来请安。”

        “难为你了,你一个躺在病床上的人都能过来,太子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这么慢呢?”

        “父皇恕罪,大哥身为太子,理应为父皇分忧,父皇突发疾病,朝内人心惶惶,大哥忙于安抚,抽不开身也情有可原。”

        皇帝没有继续这个话茬,转而问道:“你母亲呢?”

        “父皇恕罪,母亲忧思过度,实在无法前来请安,请父皇千万不要怪罪母亲。”

        “忧思过度?”

        “是,儿臣前两日刚刚发病,还没好利索,父皇又有了同样的病症。母亲出不了宫,无法亲手照看儿臣,但身为妃子,母亲本想侍奉父皇,却因为身份不够而无法前来,因此,担心忧虑,实在不宜面圣。”

        皇上还没开口,门外又想起通报声:“皇上,太子前来请安。”

        恒亲王拱手道:“父皇,那儿臣先行告退。”

        皇帝点头:“也好,多陪陪你母亲吧。”随即又道:“林里。”

        “是,奴才明白。”


  (https://www.biqukk.cc/18295_18295656/210938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iqukk.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kk.cc